我在大一懵懂無知的暑假,在學長姊的介紹下與女朋友一起報名了ATC未來企業人才培訓營,我認為除了學校所學習到的事物以外,我們必須還要另外找方法充實自己,也就是在這個契機之下,我開始了我四年的學習,其中因為課業的忙碌以及需要繼續升學的關係,中間一度時常缺席,也因為如此在我考上研究所之後,我時常一有空閒,就隻身前往台北去上課,在這四年的成長當中,我在台北、高雄都曾經上過課。在不同的地方,我發現各地的夥伴在上課當中都有不同的表現,像是台南和高雄,夥伴們通常都是透過聽課學習,較少透過實際的演練,增加自己的能力,而在台北,相對的實際演練的機會很多,台上的老師也比較風趣,與台下的互動也比較多,台下的夥伴們也比較容易打成一片,不知道這是兩地風情的差異還是上課老師的關係。
現在雖然ATC四年的課程即將結束,但是因為這些訓練,讓我在研究所充滿著須要上台簡報的日子過得相當輕鬆。也因為不同的訓練,讓我與實驗室夥伴們的相處以及討論更加順利,更加知道如何待人處事、如何與人相處。
在高雄,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王中砥,他在那一天的課程中跟我們討論了「如何從九型人格中分析自我的語言性格」以及「如何從九型人格中分析他人的語言性格」,他首先利用 Know yourself no excess,從這句話當中告訴我們該如何找到自身的平衡點,透過了解自己然後去理解別人的想法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做法,透過課程中的遊戲,讓我們在輕鬆歡愉的氣氛當中,去測試我們是屬於偏向哪一些人格,並分析每一種人格特質會遇到哪一些可能衝突的對象。